【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離任之際,美國總統拜登不忘對華揮舞“科技圍堵”大棒。12月初,華盛頓再次升級對華先進技術限制,近140家中國實體被列入所謂“清單”。《紐約時報》12日報道披露稱,在這則禁令的背后,暗藏了一場美國半導體行業和美國政府圍繞對華技術出售問題展開的“激烈拉鋸戰”。
據美媒報道,過去一年,美國芯片設備制造商通過開展游說、資助智庫等途徑,頻繁向美國國會和白宮施加壓力,對拜登政府推出新的限制措施表示反對。
在這些公司看來,政府推出的新限制,無異于“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他們向政府抱怨,對中國出售設備是其主要收入來源,不斷收緊限制會嚴重損害他們的利益,還會便宜了其他國家的芯片制造商,被搶走手里的中國市場份額。
報道稱,多輪拉扯后,盡管最終美國政府仍然駁回了這些企業的請求,不顧業內反對呼聲強推新令,美商務部長雷蒙多更暗示企業應“做出犧牲”,但十幾名新任及前任美國官員坦言,美國半導體行業的施壓對拜登政府主張禁令的順利推出制造了不小的阻力。
當地時間3月20日,美國亞利桑那州錢德勒,英特爾首席執行官帕特·基辛格向美國總統拜登展示半導體晶圓。視覺中國
當地時間12月2日,美國對中國半導體行業發起近三年來的第三次打擊,計劃對北方華創等140家公司實施出口管制。路透社早前稱,這是拜登政府任內為打擊中國芯片生產能力而采取的最后一次大規模行動之一。
被添加到此輪清單的中國公司中,有近20家半導體公司、兩家投資公司和超過100家半導體設備制造商,意味著美國供應商被禁止在未事先獲得特殊許可的情況下向他們供貨。
據《紐約時報》報道,新的出口管制可能會傷害到美國半導體制造商應用材料(AMAT)、科磊(KLA)和泛林集團(Lam Research)。
報道稱,從去年年底,美國政府推動將這些中國半導體公司列入清單的工作之初,這三家公司就開始了運作,對美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扣押其運往中國的貨物表示了強烈反對。
根據兩名官員和另一名知情人士的說法,BIS內也有反對聲,并且加入了解除禁令的游說之列。此后,這三家公司的對華運輸得以暫時恢復。
然而,正常運輸僅維持了不到一年:今年9月,拜登政府準備宣布新限制措施的消息再次傳來,應用材料、科磊和泛林的首席執行官迅速造訪了白宮和國會,警告單方面管制措施會對他們造成長期傷害。
兩名政府官員透露,當時這些美國公司表示,被列入新一輪清單的三家中國公司是其主要的收入來源,他們已經通過向這些中國公司出售設備賺取了60億美元,并計劃再出售數十億美元的產品。
據國會的兩名工作人員所說,在企業和國會的壓力下,10月初,美商務部部長雷蒙多不得不要求手下重新評估新措施是否會產生過多的單邊影響。最終美國政府仍駁回了企業請求,在12月初宣布了新的禁令。
不過,十幾名現任和前任美國官員向《紐時》表示,這起事件并非個例。他們透露,為了保住關鍵收入來源,美國半導體行業內的許多人都加入了對抗政府的陣營,強烈要求政府控制對華限制措施的程度和覆蓋范圍,華盛頓正面臨越來越多的業界壓力。
《紐時》寫道,“在過去的一年里,華盛頓上演了一場激烈斗爭,一方是銷售半導體制造設備的(美國)公司,另一方是一心想減緩中國技術進步的拜登官員。”
據報道,過去一年里,美國芯片設備公司向國會山和白宮派遣說客,成立倡導組織,并資助智庫開展支持性研究,以表明他們的觀點。他們給官員打了幾十通電話,還向國會中處于弱勢的民主黨人施壓,警告他們所在的選區將會出現失業問題,要求他們與拜登政府聯系。
競選資金追蹤機構OpenSecrets的數據顯示,自2020年以來,隨著美國加強技術管控,應用材料、科磊和泛林的游說支出大約翻了一番。
不過,這些美國半導體企業“造反”,并非是認為對華限制這件事本身是違背技術競爭與合作的錯誤行為,他們更擔心的,其實是新措施可能會讓其他國家的芯片設備制造商搶走中國的市場份額。
上述美國官員披露稱,這些芯片企業的主要抱怨是,拜登政府推行的新令只讓美國半導體產業受到了限制,中國仍可以向日本和荷蘭的公司購買技術。他們認為,這既損害了美國公司的利益,也并沒有起到限制中國的作用。如果更嚴格的規則也適用于國際競爭對手,他們就不會反對。
轉載請注明來自靖江市華力管網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標題:《美國芯片產業抱怨:中國可以從日本荷蘭買,我們卻當冤大頭》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